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,我市不斷改革完善社會救助體系,堅持“兜住底”“兜準底”“兜好底”,積極探索創新,完善幫扶措施,確保困難群眾應享盡享。截至10月底,共發放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9.98億元。
我市推動管理動態化,確?!岸底〉住?。優化認定指標,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綜合認定指標體系,對醫療、教育及殘疾康復等方面的剛性支出予以適度扣減;在全省率先細化低保邊緣家庭和支出型困難家庭認定辦法,確保困有所助、弱有所扶。強化人員監測,建成安慶市社會救助大數據信息系統,探索設置4個維度20項指標的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預警機制,將19萬人納入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范圍。深化主動發現,通過黨員帶頭聯動找、優化數據線上甄、專業隊伍定期訪,對群眾困難情況進行綜合研判,全年新增保障對象2.44萬人。暢通救助渠道,建立快速響應、個案會商的“救急難”工作機制,積極開展“先行救助”“一次審批、分次救助”,次均救助標準達到2395元,較上年同期提高了7.3%。
推動救助精準化,確?!岸禍实住?。堅持簡政放權,推進救助事項縣域通辦,優化鄉鎮(街道)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,打通為民服務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強化信息比對,加快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系統改造提升,新增30余家部門核對數據,對社會救助在冊對象和新申請人員開展常態化信息比對,已累計核對13.33萬戶次、31.24萬人次。狠抓業務規范,建立重點工作清單、廉政風險清單,今年來開展各類督導暗訪50余次,確保經辦工作更安全、更規范。
推動服務專業化,確?!岸岛玫住?。強化基層經辦能力,在全省首創社區救助顧問制度,設置了1555名救助顧問,提供政策引導、資源鏈接、心理疏導、能力提升、社會融入等服務,實現對困難家庭的陪伴式、長效式、全程式救助幫扶;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動態抽查、能力評估、走訪探視、政策宣傳等工作,今年共整合資金2410萬元,采購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項目44個。在133個鄉鎮(街道)推進社會救助站、社會工作站、未成年人保護中心等統籌部署,覆蓋率達到87%,探索建立縣級指導、鄉鎮(街道)審核把關、社工綜合評估的“1+1+N”救助服務模式。全面簽訂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委托照料協議,引入專業服務機構,以“貨幣+物資+服務”方式承接特困人員照護服務,累計服務時長超過48萬小時。